2018年01月13日(周六)下午3:00,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永贵教授应邀在我院方荫楼5区5510会议室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题为:基于辅酶NADPH的仿生还原。化学化工学院和国家单糖工程研究中心的师生6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上,周教授详细地介绍了该课题组近年来在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仿生不对称氢化和醇的不对称氢解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他们通过发展底物活化、催化剂活化和基于辅酶NADPH的诱导的接力催化策略,成功实现了芳香杂环化合物喹啉、异喹啉、吡啶、简单吲哚、简单吡咯和喹喔啉等的催化不对称氢化还原。在不对称氢解方面,周永贵介绍了他们利用手性催化剂进行不对称诱导,实现不对称氢解获得手性化合物方面的进展。
周永贵,男,1970年生于湖北省锺祥县。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精细化工研究室主任,手性合成研究组组长。1989至1993年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戴立信院士和侯雪龙研究员。1999至2002年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为张绪穆教授。曾在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006年获得 Thieme Chemistry 杂志社的 Journals Award 2006、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共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被引用次数超过3000次,H-因子为45。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0余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均相不对称催化和生物活性的含氮化合物的全合成。包括芳香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新型不对称催化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及这些新方法学在天然产物和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